越南置業移居百科:生活 & 投資懶人包

越南房產百科
從合法身份、租屋生活、房產配置到創業機會,一篇掌握越南新生活的全景節奏

引言:從西貢街頭到峴港海邊,開啟一場貼近土地的新生活

清晨六點半,胡志明市第一郡的小巷裡,濃郁的滴漏咖啡香氣早已瀰漫街頭,熟客早已就座,默默滑動手機或翻著報紙。另一邊,在河內老城區,法式窗框與越式屋簷交錯出獨特的街景,而機車大軍穿行其間,帶來一種混亂卻有序的節奏。沿著中部海岸走到峴港,則是另一番景象:早晨海灘瑜伽、午後法餐與越式小吃共存,一種適合慢生活的節奏正悄悄形成。

對一些人來說,越南是生活成本仍相對友善的備選之地;對另一些人,它是一個從零開始開展事業的亞洲新市場;還有不少人,正是為了資產配置、退休計劃或子女未來,選擇將腳步從高成本地區轉向這個仍具成長性的鄰近國度。

無論動機如何,越南總在不經意間展現出它的真實與可親——既不完美,卻令人著迷。當全球資金與人才持續尋找出口與落腳地,越南,正悄然成為新一代東亞投資與生活轉進的交會點。

越南生活與置業吸引力

在胡志明市,一杯現煮滴漏咖啡約需30,000越南盾(約9港幣),一碗河粉則落在40–60港幣之間;市內搭乘Grab摩托車通勤,平均只要15–20港幣,生活節奏快,但成本卻極其親民。即使是在市中心區域,一房現代公寓的月租金多數也落在港幣3,000–5,000範圍內,對比香港、台北動輒萬元以上的支出,實屬輕盈。

至於房價,胡志明市的高層住宅單位平均價格仍低於每平方米3,000美元。以500萬港幣計算,在一郡或平盛區可購入約80–100平方米的中高端新建公寓,附設健身房與泳池。而相同預算在香港市區,可能僅足以購得一個約250呎的舊樓單位;在曼谷或吉隆坡,也需進一步衡量地段與品牌配套。

這樣的價差吸引了三類人:逐漸轉進的港澳中產家庭、尋找中期生活基地的數位遊牧者,以及考慮未來退休規劃的高齡轉地族群。對他們而言,越南不只是便宜,更是一個仍在上升、尚未飽和的城市空間。

當國際資金與人才持續外溢,越南的低門檻與潛力組合,正在成為避開高成本城市的現實替代方案。

👇 接下來,我們就從第一步「獲取合法身份(簽證)」開始,幫你打開這扇大門。

1. 申請長期簽證,建立合法身份

對於想在越南長期生活或經營的人而言,首要關鍵是擁有合法的居留與簽證身份。常見的方式包括:以個人或法人名義取得投資簽證(DT)、受雇取得商務工作簽證(LD),或以合作企業關係申請短期商務簽證(DN)。這些簽證通常是後續申請**暫住卡(TRC)**的前提條件,一旦取得TRC,便可在越南長期居留並合法辦理水電網帳戶、銀行開戶等民生事務。

不少移居者初期會以**觀光簽證(DL)**進入越南,短期內確實便利;但2023年以來,越南政府已明確加強對觀光簽濫用的打擊,逾期居留、非法租賃經營甚至可能導致遣返與罰款紀錄。2024年起,更出現多起因不符合入境目的被拒絕入境的案例,反映政策風向轉向強控。

小提醒:只要你打算在越南租屋、置業、接收收入或經營業務,就應同步規劃好合法簽證+稅務登記,否則將無法完成匯款、物業登記或取得銀行帳戶,最終導致資金、身份與財產都進退兩難。


👉 延伸閱讀:

2. 長期租屋,過渡與觀察市場

對剛踏入越南的新移居者而言,先租屋、再置業,是最穩妥的過渡策略。胡志明市的第一郡、平盛郡與富潤郡是外籍人士聚集的熱門租屋區域,生活機能完善、外語環境相對友善。一房公寓月租約落在350至700美元(約2,800–5,500港幣)。峴港以My Khe海灘附近的Son Tra與Hai Chau兩區最受歡迎,適合追求海景與慢生活者;河內則以Tay Ho與Ba Dinh兩區為外籍社群主據點,租金介於250至600美元不等。

越南的短租與長租分界點通常為三個月。三個月以下屬短租市場,多由Airbnb與日租仲介主導,部分物業未依法報稅或申報暫住登記。三個月以上的合約才可視為正規長租,能以合法租賃合約辦理暫住登記、開戶、簽證延長等關鍵程序。

小提醒:不少業主會以「不報稅」的方式讓租金略低,但可能導致你無法使用租賃作為合法居住證明,亦難以在移民、報稅或銀行流程中使用該地址。Airbnb近年亦因違規經營遭檢舉與取締,建議尋求正規租賃渠道並簽署雙語合同為宜。


👉 延伸閱讀:

3. 融入生活節奏,建立日常系統

越南的日常生活充滿「低調的豐富感」。街邊攤是生活的一部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河粉、一杯現沖滴漏咖啡,加起來不到港幣30元。而在胡志明或河內的巷弄間,越來越多風格獨特的精品咖啡館與共用辦公空間,成為數位遊牧族與新創者的日常聚點。

金融方面,外籍人士可在持有效簽證與住址證明下開立本地帳戶,如越南外貿銀行(Vietcombank)或Techcombank等主流銀行。建議配合開通網銀與移動支付(如Momo或ZaloPay),以便日常繳費與轉帳。電訊方面,市面上普遍採用Viettel、Mobifone與Vinaphone三大電信商,開戶手續簡單,4G/5G資費低廉。

醫療方面,越南的公立醫院價格便宜但等候時間長,語言障礙明顯;私人醫院如FV Hospital、Vinmec、Family Medical Practice則提供英文服務與國際等級醫療。強烈建議外籍人士購買涵蓋私人就診與住院的國際醫療保險方案。

小提醒:越南節日多以農曆與佛教節氣為主,最重要的是農曆新年(Tết);日常溝通以越語為主,英文通用度有限;此外,付小費並非義務,但在旅館、按摩與司機服務中仍屬常態,約5–10%為宜。


👉 延伸閱讀:

4. 購買房產,打造資產基地

越南允許外國人購買住宅物業,但前提是限定用途與限定類型。根據現行法規,外籍人士僅可購買指定項目的商品公寓(Condominium),不得超過整棟建物30%單位;別墅與土地則原則上禁止直接擁有,僅能透過特定架構如公司名義長期租賃或合資安排實現。

此外,所有外籍買家取得的產權為50年期限地契(可申請延展),並需經過政府許可登記。購房過程中涉及的法律文件多為越語版本,建議聘請具經驗的地產律師審核合同條款,避免出現如開發商拖延交樓、無法轉名或稅務遺漏等風險。

購房所涉費用包括:轉讓稅0.5%、登記費用(依不同省市約0.1–0.5%)、律師費、銀行按揭手續費與管理費。若透過第三方名義代購,還需考慮實益擁有權與日後轉讓安排的合規性。

小提醒:若你是持觀光簽證或非法轉換身份購房,可能無法合法登記產權,亦無法順利報稅與辦理長期居留。房產用途與簽證身份的錯配問題,是目前外籍人士最常見的隱性風險,購房前務必整體評估身份與財務結構。


👉 延伸閱讀:

5. 成立公司與創業,穩固身分與收入

對不少移居越南的外籍人士來說,成立公司不只是營收來源,更是獲取長期居留與合法身份的重要工具。根據現行法規,外國人可100%持有公司股份,惟在教育、媒體、地產仲介與運輸等敏感行業中,仍需與本地人合作或受限於審批制度。

成立公司流程需註冊**投資證書(IRC)營業登記(ERC)**兩項核心文件,並具備實體辦公地址、實際營運活動與最少一名本地稅務申報代表。部分地區亦要求聘僱越南員工與定期報稅,否則可能被視為空殼公司,無法維持簽證資格或續約。

在稅務方面,公司需負擔20%企業所得稅(CIT),並視業務性質繳交增值稅(VAT)、個人所得稅代扣與年度審計報告。無論是貿易、顧問、零售或電商,皆須建立完整帳簿與銀行紀錄,以應對審計與報稅查核。

小提醒:2023年以來,越南稽查力度明顯上升,不營運、無員工、無稅務活動的紙上公司已多次遭吊銷營業登記與簽證拒批。若你希望透過創業穩定身份,必須以真實營運與合規記錄作為核心基礎,而非形式操作。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