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海外房地產研究的中文資訊平台
星期六, 20 9 月, 2025
Zagdim 宅點海外
免費訂閱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 英國 UK
    • 日本 JP
    • 泰國 TH
    • 越南 VN
    • 德國 DE
    • 馬來西亞 MY
  • 宅點房產透視
  • 置業移居百科
    • 泰國生活移居指南
    • 日本生活移居指南
    • 英國生活移居指南
    • 馬來西亞生活移居指南
    • 杜拜與阿布扎比生活移居指南
    • 澳洲
    • 德國
    • 越南
  • Quora 讀者問答
  • 訂閱週報
  • 關於我們
    • 關於宅點海外
    • 推廣計劃
    • 專家組
    • 文章投稿
Zagdim 宅點海外
  •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 英國 UK
    • 日本 JP
    • 泰國 TH
    • 越南 VN
    • 德國 DE
    • 馬來西亞 MY
  • 宅點房產透視
  • 置業移居百科
    • 泰國生活移居指南
    • 日本生活移居指南
    • 英國生活移居指南
    • 馬來西亞生活移居指南
    • 杜拜與阿布扎比生活移居指南
    • 澳洲
    • 德國
    • 越南
  • Quora 讀者問答
  • 訂閱週報
  • 關於我們
    • 關於宅點海外
    • 推廣計劃
    • 專家組
    • 文章投稿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Zagdim 宅點海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京都市差點破產?從財政黑洞到「奇蹟」反彈真相
Tags: 京都公共財務日本

京都市差點破產?從財政黑洞到「奇蹟」反彈真相

Zagdimby Zagdim
15 4 月, 2025
in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日本動態新聞
Reading Time: 3 mins read

本文目錄

  • 引言
  • 第一章|破產警鐘響起——財政黑洞的成因
  • 第二章|門川市政的緊急手術——削支+增收
  • 插段小節:但代價,由誰承擔?
  • 第三章|觀光復甦的神助攻,還是脆弱的幻象?
  • 補充段落:短期黑字,能撐多久?
  • 第四章|真的「奇蹟」嗎?財政報告背後的技術問題
  • 第五章|後危機時代的結構挑戰
  • 京都的財政翻身,是一次性奇蹟,還是改革轉機?

引言

京都——一座以千年古都、和風文化與觀光資源聞名全球的城市,曾在2021年前後,被市長親口警告「若不改革,將於10年內成為財政再生團體」,這代表進入由中央接管的準破產狀態。當時,市政府高層多次強調:財源將枯竭、基金即將耗盡,公共服務也可能無以為繼。

然而,短短三年之後的2023年,京都市竟然宣布實現22年來首度財政黑字,並強調危機已被化解。這場被媒體形容為「奇蹟式回升」的財政反彈,到底是政策改革奏效?還是一次政治敘事的重塑?背後的財政操作、市民代價與制度性風險,遠比表面數字來得複雜。

—

第一章|破產警鐘響起——財政黑洞的成因

京都市的財政危機,並非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是一場延宕二十年的慢性惡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災難級項目,正是從1990年代開始規劃、並於1997年通車的地下鐵東西線。
原本預估的建設成本在規劃初期為約3,900億日圓,最終卻膨脹至5,461億日圓,幾乎高出原先預算的1.4倍以上。然而這條地下鐵的乘客數從未達到當初的日均18.4萬人預估目標。根據官方資料,從2004年至2017年,市政府必須每年自一般會計中挹注資金,總補貼高達967億日圓,成為市政財務長年失血的重災區。
與此同時,京都作為一座以學生與宗教文化為核心的城市,面臨兩大稅收結構弱點:
  • 學生人口佔比高(約佔總人口10%),就業與消費稅貢獻相對有限;
  • 寺廟與神社擁有的免稅土地廣大(約佔市域20%),削弱了固定資產稅基。
這些因素使得市民人均稅收約比政令指定都市平均低3,000日圓,讓城市稅基先天不足。
更令人震驚的是,市府為了彌補赤字,自2005年起開始動用公債償還基金(原本用於未來債務支付),這種做法在財政界被視為「禁忌操作」。到2020年為止,基金已被提前動用達642億日圓,基金餘額被壓縮到危險水位。
到了2021年,京都市的幾項關鍵財政指標已告警:
  • 實質公債費比率:10.4%(政令市中倒數前五)
  • 將來負擔比率:高達191.1%,全國政令市中最差
面對這樣的局面,當時的門川大作市長罕見地公開表示:「若不立刻啟動改革,10年內京都將淪為財政再生團體。」這個稱號意指城市的財政自主權將被中央政府接管,幾乎等同於「準破產」。
—

第二章|門川市政的緊急手術——削支+增收

面對步步逼近的財政破綻危機,京都市在2021年啟動了一場大規模的「行財政改革」。時任市長門川大作以五年為期,提出總額達1,600億日圓的財政重建方案,這場改革幾乎觸及了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最具爭議的措施之一,是敬老乘車補助的制度改革。原本70歲以上市民可享有的「敬老乘車証」補助門檻被提高至75歲,同時使用者自付額也有所提高。這意味著數萬名原受惠長者,突然失去了交通支持,日常外出變得更加困難。
同時,市府也實施公共服務的系統性縮減:
  • 關閉與合併多處圖書館、文化中心
  • 市營巴士路線裁撤13條,班次密度降低
  • 多個區域辦公室縮編,行政窗口合併
人事方面,市府計畫裁減550名職員編制,並調降部分管理職薪資6%,藉以節省人事開支,預計總體節支約215億日圓。
而在資產操作方面,京都市也開始處分部分市有土地與閒置設施,甚至針對地下鐵車輛進行「回租式出售」,變現後再以租賃形式繼續使用,試圖緩解短期財政壓力。
這些大刀闊斧的改革,的確在財務帳面上產生了顯著成效。2023年度,京都市宣布達成88億日圓的實質黑字,是自2001年以來首次實現的財政轉正,也未再動用公債償還基金,被視為重大轉捩點。

插段小節:但代價,由誰承擔?

然而,這場「手術」的痛感卻由市民實際承受。2022年起,多個家庭開始反映日常生活開支上升。
  • 保育費用平均每戶增加3,800日圓/月
  • 國民健康保險費每年增幅達27,000日圓
  • 市民滿意度調查顯示,68%的市民對改革內容「感到不滿或無法理解」
許多京都市民開始質疑:這場財政改革,真的只是為了城市財務的穩定嗎?還是隱含著政策優先順序的深層轉變?
—

第三章|觀光復甦的神助攻,還是脆弱的幻象?

如果說門川市政的緊縮改革是刀口向內,那麼觀光稅收的強勢回歸,則無疑是京都財政黑字最幸運的外援。
隨著COVID-19邊境政策鬆綁,京都迎來疫後最大規模的訪日人潮。2023年度,訪客數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80%以上,帶動飯店入住率、零售業與交通收入全面反彈。其中,宿泊稅收入暴增至12.6億日圓,年增幅高達142%,成為市府稅收中最亮眼的一塊。
更關鍵的是,京都市在2025年度預告全國首創的「高級住宿稅」新制將上路。根據新制,飯店房價越高,課稅越重——每晚住宿費超過10萬日圓者,須繳納1,000日圓的住宿稅。市府預估,此舉每年將額外帶來約12.6億日圓稅收,並可用於改善觀光設施、擴充垃圾處理、災害備援與行人空間規劃。
乍看之下,觀光真成了京都財政的救命符。但專家指出,這種過度依賴「外來消費」的模式,其實潛藏極大風險:
  • 匯率變動(如日圓升值)將迅速打擊外國旅客人數
  • 地緣政治衝突(如中韓、台海)可能對亞洲客源造成重大波動
  • 景氣循環與傳染病風險仍未消除,觀光熱潮不具結構性保障
京都飯店協會也曾警告:高端住宿稅的課徵,可能導致3.2% 的高價客群轉向東京或金澤等替代城市。一旦這些高單價客源流失,將直接打擊原本最具稅收貢獻力的旅宿業態。

補充段落:短期黑字,能撐多久?

在2023年度的市政報告中,京都市政府坦言:今年的財政轉正,觀光稅與地價推升的固定資產稅收入增加是主因之一。根據估算,市區商業地價格在2022–2023年間上升了7.2%,帶動相關稅收成長超過300億日圓。
但這樣的成長既非政策導引,也無長期穩定保障。一位受訪學者直言:「靠地價與觀光撐起的財政,是站在沙灘上的平衡木。」
—

第四章|真的「奇蹟」嗎?財政報告背後的技術問題

京都市政府在2023年高調宣布「22年來首度實現財政黑字」,一時之間媒體稱頌、市長自誇、政策推手也獲得肯定——但這場「奇蹟式反彈」,在學界與市民團體眼中,卻未必如表面數字那般單純。
立命館大學政策科學部的平岡和久教授公開質疑:京都市在2021年度財政報告中,將本應屬於「特別會計處理」的公債償還基金返還支出(187億日圓)列為當年度經常支出,使得帳面數據出現85億日圓的「赤字」,而實際計算應為102億日圓的黑字。換言之,光是這一筆會計處理,就製造出了近200億日圓的落差。
更進一步,平岡教授指出,當年度歲入編列時對稅收與補助收入做出過於保守的預估,總體低估達315億日圓,使得整體財政情勢被渲染成極度危急的局面——為接下來的「行財政改革」鋪路。
這樣的策略操作,引發了「政策敘事操作」的疑慮——也就是,透過製造危機感來推動原本難以執行的改革與削減政策。這種手法與作家Naomi Klein 所提出的「ショック・ドクトリン」(Shock Doctrine)理論不謀而合:當公共情緒處於恐慌狀態時,政府就能更容易地推動犧牲市民權益的結構性轉型。
從提高敬老乘車補助門檻、合併圖書館與公車路線、增加保育費與健保費,到出售市有土地與公共資產……改革政策一一落地,但代價卻多由市民承擔。而這一切是否真的「有必要」?或是建立在一套被「預算操作」放大的財政幻象之上?
—

第五章|後危機時代的結構挑戰

京都市雖然在2023年實現了22年來首次財政黑字,但若從財政體質與長期風險來看,這座城市的財政基礎依然如履薄冰。
首先,地下鐵東西線的財政黑洞問題至今未解。截至2023年度,其累積赤字已突破320億日圓,且每年仍需數十億補貼維持營運。市府內部曾討論包括運費調漲15%與引進 PFI(私人融資基礎建設)民營化模式作為紓困方案,但仍未獲得市議會與市民廣泛共識。公共交通若漲價,將進一步壓縮市民通勤生活,政策風險極高。
其次,人口結構的變化正在重塑財政壓力的形狀。2023年京都市65歲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近29%,預估2040年將突破38%。與之伴隨的是龐大的介護支出與社福支出年增約5%,成為市政預算中最難壓縮的一塊。
此外,氣候變遷正在將「災害」變成財政風險的一環。近年來鴨川、桂川一帶的洪水頻率上升,根據京都市防災局推估,2027年前僅洪水治理計畫就需投入150億日圓,若再加上極端氣候下的熱浪應對與市區綠帶維護,將構成額外的中長期財政壓力。
為了應對這些結構性挑戰,市府在2024年制定《持續可能な財政運営条例》,提出數項政策工具作為中期支撐:
  • 2025年起全面上路的宿泊稅新制:導入高額住宿稅(每晚最高課1,000日圓),預計每年新增稅收約12.6億日圓
  • 擴大SDGs連結債券發行規模:2023年首發5億日圓綠色債券後,計劃至2025年提升至15億,未來達30億規模
這些政策雖具創新性與話題性,但也有其不確定性與政治風險。一方面,外來遊客對稅負上升的敏感度可能影響觀光需求;另一方面,債券的未來償還壓力與實際投資回報是否成正比,仍有待觀察。

京都的財政翻身,是一次性奇蹟,還是改革轉機?

京都市的財政回升,表面上是一場「奇蹟式反彈」,數據漂亮、報告樂觀,2023年創下22年首見的財政黑字、觀光稅與地價齊升、市政債券獲得國際認可——種種跡象都在指向一個「危機解除」的敘事。
但真正的問題是:這場翻身,是來自體質改善,還是情勢僥倖?若抽離COVID後觀光復甦與土地市場升溫的短期紅利,京都的長期結構問題並未獲得根治。
從地下鐵的長年虧損、高齡化帶來的照護與社福壓力、到氣候變遷造成的基礎設施壓力,再到「以危機包裝推動改革」的政治操作爭議——這些都提醒我們,京都的財政轉正,或許不是轉機的結果,而是轉機的開始。
真正的財政健康,並非黑字與否,而是財政決策背後的信任、透明與公共價值排序。若沒有市民參與、數據誠實與政策負擔的公平分擔,再漂亮的餘額報告,也可能只是另一場延後爆發的財政敘事工程。
這座城市,的確暫時撐過了破產風暴。但是否真的走向更穩定與可持續的未來?京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立即訂閱追蹤 全球經濟動態 (2)

參考資料出處:京都市 – 財政状況資料(令和5年度・令和6年度予算概況) / 総務省 – 地方公共団体財政健全化判断比率報告書 / 京都新聞社 – 財政危機特集系列報導(2021–2024) / 立命館大学 平岡和久 – 財政危機と政策選択に関する講演資料 / 環境省・日経新聞 – グリーンボンド導入とSDGs財源に関する政策記事 / 日本経済新聞 – 京都市宿泊税改正與観光財政依存度分析

內容聲明:本文所引用之統計資料與政策內容,主要來自京都市政府、總務省、日本經濟新聞與立命館大學平岡和久教授等公開來源,資料時間涵蓋自2020年至2025年第一季。如後續有數據更新,請依照官方發佈為準,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報告與已核實研究所整理之分析觀點,僅供參考與政策理解用途。

所有內容均為@Zagdim宅點海外團隊研究編寫或授權發布。歡迎分享轉載,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本站原文連結。如有抄襲或非法使用者將予以法律追究。如有文章投稿,歡迎到Facebook聯絡我們。感謝支持!

如欲投稿,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告,請聯絡editor@zagdim.com 

熱門 Popular

  • 2025峇里島換錢全攻略:在哪裡換最划算?用哪種貨幣換最好?

    2025峇里島換錢全攻略:在哪裡換最划算?用哪種貨幣換最好?

    968 shares
    Share 387 Tweet 242
  • 外國人在泰國開設銀行戶口的全面指南(2025年最新更新)

    971 shares
    Share 388 Tweet 243
  • 馬來西亞外籍小孩就學指南:國際學校、公立學校與費用比較

    749 shares
    Share 300 Tweet 187
  • 【日本移民】日本生活必備:在留卡、住民票、MY NUMBER CARD 的申請方法

    2353 shares
    Share 941 Tweet 588
  • 馬來西亞生活成本2025版:吉隆坡 vs 新山 vs 檳城

    663 shares
    Share 265 Tweet 16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 Trending
  • Comments
  • Latest
泰國移居簽證最新方法:LTR  VISA與O-A養老退休簽證 (2025年更新版)

泰國移居簽證最新方法:LTR  VISA與O-A養老退休簽證 (2025年更新版)

19 8 月, 2022
2025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申請條件變更?一文了解MM2H最新政策!

2025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申請條件變更?一文了解MM2H最新政策!

3 4 月, 2024
如何在英國申報租金收入稅 income tax,簡單二步驟:附流程及實用網址

如何在英國申報租金收入稅 income tax,簡單二步驟:附流程及實用網址

19 6 月, 2022
【日本移民】日本生活必備:在留卡、住民票、MY NUMBER CARD 的申請方法

【日本移民】日本生活必備:在留卡、住民票、MY NUMBER CARD 的申請方法

12 11 月, 2021
021年澳洲物業市場報告有咩啟示,投資後市該如何選擇 Zagdim 宅點海外

2021年澳洲物業市場報告有咩啟示,投資後市該如何選擇

4
澳洲各地首府城市住宅回報率及租金一覽

澳洲各地首府城市住宅回報率及租金一覽

4
ABA-Bank-Pann

Chara Hung 專欄:怎樣利用柬埔寨金邊銀行收租貼士

3
溫哥華多倫多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跡象

溫哥華多倫多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跡象

3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19 9 月, 2025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19 9 月, 2025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15 8 月, 2025
曼谷 Asoke @Villa Asoke 物業報告

曼谷 Asoke @Villa Asoke 物業報告

8 8 月, 2025
2025 年全球房地產市場前景總匯 2025 年全球房地產市場前景總匯 2025 年全球房地產市場前景總匯

相關閱讀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本期精選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19 9 月, 2025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本期精選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19 9 月, 2025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宅觀點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15 8 月, 2025
Next Post
如何在英國建立「股份結構」與「期權計劃」

如何在英國建立「股份結構」與「期權計劃」

Facebook WeChat Youtube LinkedIn Instagram

關於我們

Zagdim 宅點海外是海外物業資訊平台,致力提供全面海外物業資訊 ,足跡遍及英國,日本,德國,澳洲,馬來西亞等,此外,我們設立研究團隊,進行調查及研究當前值得關注的海外地區熱點。

聯絡方式


電郵:info@zagdim.com


加入好友


WhatsApp
聯絡我們


微信:Zagdim

Recent News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19 9 月, 2025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19 9 月, 2025

© 2025 Zagdim 宅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 英國 UK
    • 日本 JP
    • 泰國 TH
    • 越南 VN
    • 德國 DE
    • 馬來西亞 MY
  • 宅點房產透視
  • 置業移居百科
    • 泰國生活移居指南
    • 日本生活移居指南
    • 英國生活移居指南
    • 馬來西亞生活移居指南
    • 杜拜與阿布扎比生活移居指南
    • 澳洲
    • 德國
    • 越南
  • Quora 讀者問答
  • 訂閱週報
  • 關於我們
    • 關於宅點海外
    • 推廣計劃
    • 專家組
    • 文章投稿

© 2025 Zagdim 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