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前言
在 2025 年的英國政治舞台上,Reform UK 推出的《Prioritising UK Citizens》文件無疑掀起了巨浪。Nigel Farage 高調宣佈要廢除 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ILR),並將福利嚴格限制於英國公民,聲稱此舉能為納稅人節省高達 £2300 億。這份政策藍圖雖然在專家與主流政黨眼中被批為「不切實際」,卻迅速主導了輿論,迫使工黨與保守黨不得不回應。
Reform UK 的《Prioritising UK Citizens》:政策內容
Reform UK 在 2025 年提出的政策文件 《Prioritising UK Citizens》,將移民與定居制度推向英國近年最嚴厲的收緊方向。其核心措施包括:
- 廢除 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ILR):不再核發新的永久居留權,現有持有人也將被迫失效。這意味著數十萬已經合法定居、納稅並融入社會的移民,可能被要求重新申請簽證。
- 五年簽證重申制度:所有移民須每五年重新申請簽證,且標準將大幅提高,包括更高的薪資門檻、更嚴格的英語能力要求,以及更嚴密的背景審查。
- 福利僅限英國公民:非公民將被排除在大部分公共福利體系之外。Reform UK 聲稱,這些措施能在未來數十年為政府節省 £230–2340 億 的開支。
- 限制雙重國籍與新簽證路徑:黨內文件建議削弱雙重國籍的合法性,並引入 Acute Skills Shortage Visa(短缺技能簽證),要求僱主若聘用外籍員工,必須同時支付額外費用並承擔培訓本地人才的義務。
然而,這些措施的財務依據極具爭議。Reform UK 所引用的 £2300 億節省估算來自智庫 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 (CPS),但該機構隨後承認數據「存在爭議」,並建議不再使用。同時,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 (OBR) 也對計算方式提出質疑。多位經濟學者指出,如果依照現有的 OBR 數據解讀,移民實際上在未來幾年可能為公共財政帶來正向淨貢獻,而非拖累。
爭議的另一焦點在於政策是否會追溯既有的 ILR 持有人。這包括已在英國生活多年甚至數十年的合法居民,例如 香港 BNO 移民、烏克蘭難民及部分歐盟公民。一旦追溯生效,將可能迫使這些群體失去定居權,面臨遣返風險,帶來龐大的社會與法律衝擊。
總體而言,《Prioritising UK Citizens》既是一份強硬的政治宣言,也是一個潛藏極大不確定性的政策框架。它不僅重塑移民與福利制度,更直接挑戰了英國社會對「合法定居」的基本承諾。
為何需要重視:政治氣氛與社會動盪
Reform UK 的移民政策之所以引發高度關注,不僅因為內容激進,更因為它正好踩中了當前英國政治與社會的裂縫。
首先,兩大傳統政黨正逐漸失去話語權。 自 2024 年大選後,工黨與保守黨的支持度一路下滑,無論是在民意調查還是媒體輿論中,都能看到 Reform UK 不斷擠壓兩黨的空間。移民問題重新被推上「選票槓桿」的位置,Farage 也成功將一份政策文件轉化為選舉話題,主導公共議程。
其次,社會張力正不斷升高。 2024 至 2025 年間,英國各地接連出現大規模遊行。倫敦動員數以萬計的群眾上街,高呼「Enough is Enough」;地方城市如伯恩茅斯、南安普頓,也有數百人集結抗議。這些活動有的針對難民安置,有的要求更嚴格的邊境管控。與此同時,支持移民與反種族主義團體也展開對抗性示威,甚至在部分地區超越反移民群體的人數。多起事件演變為暴力或社區衝突,顯示社會撕裂日益嚴重。最近 9月13日,英國出現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極右翼抗議集會。據BBC報導,接近15萬人在倫敦參加名為「團結王國」(United the Kingkom)的遊行,可見移民政策改變正成為主流議題。

最後,Reform UK 正在推動政策光譜右移。 工黨已考慮將 ILR 的申請年限由五年延長至十年;保守黨則提出「依賴福利者不得獲得 ILR」。雖然各方批評 Reform 的方案「不切實際」,但它已經迫使兩大政黨跟進收緊政策,以避免選民進一步流失。
總的來說,Reform UK 雖然尚未執政,卻已經透過街頭與議會雙重壓力重塑了英國政治:一方面推高社會矛盾,另一方面改變了政策邊界。這正是它值得被重視的原因。
Reform UK 民調數據(2025 年)
- YouGov 投票意向(2025 年 2 月):Reform UK 25%,首次超越工黨 24% 與保守黨 21%【YouGov 2025/02 投票意向】。 來源:YouGov
- Ipsos 政治監測(2025 年 9 月):Reform UK 34%,領先工黨 25%,保守黨跌至 15%,創歷史新低【Ipsos 2025/09 Political Monitor】。來源:Ipsos
- 政黨支持流向:Ipsos 數據顯示,2024 年保守黨選民中有 37% 轉向 Reform UK,勞工黨的留存率僅 54%,而 Reform UK 保留了 95% 的既有選民。 來源:Ipsos
往後會怎樣?——展望大選
短期來看,政治與輿論效應將持續擴散。 Farage 的策略並非立刻執政,而是透過「把 Overton Window 往右推」,將過去被視為極端的主張拉進主流政治討論。雖然工黨與保守黨口頭上批評 Reform UK 的政策「不切實際」,但實際上已被迫回應與調整自身移民立場,避免進一步失分。媒體版面與公共辯論正逐漸圍繞 Reform 設定的議題展開。
中期而言,社會與法律挑戰難以避免。 若 Reform 的主張真的推動,勢必引發大規模司法訴訟,涉及人權、家庭團聚、以及英國對國際協議的承諾。醫療、農業、照護等依賴移民勞動的產業,亦可能因政策收緊而陷入人力真空,衝擊公共服務與經濟運作。
長期則將影響選舉走向與英國的整體定位。 Reform UK 的真正目標是將下一屆大選鎖定在「移民」議題上,使其成為選票的唯一槓桿。如果工、保兩黨支持率持續下滑,Reform UK 不僅可能在 2026–27 大選中成為「造王者」,甚至會重塑英國的多黨格局。對移居者與海外投資者而言,這並非單純的移民政策,而是關乎英國社會開放度與政治穩定性的結構性轉折。
對已移居與計劃移居者的影響
對已移居者的影響
- 身份不確定性:
已持有 ILR(永久居留權)的人,若政策回溯適用,可能被要求重新申請簽證,甚至失去長期居留保障。這對已經在英國生活多年、甚至成家立業的港人、烏克蘭難民、非歐盟技術移民,都會帶來極大法律與生活風險。 - 社會保障與生活成本:
Reform UK 的主張是「福利僅限英國公民」。這意味著非公民即使合法工作納稅,也可能失去醫療補助、育兒補助或失業金,生活壓力會急劇上升。 - 心理與社區撕裂:
長期定居者可能感受到「被排斥」,不僅引發心理焦慮,也會造成社區內部的緊張和不信任感。
對計劃移居者的影響
- 簽證門檻提高:
未來申請者將面臨更嚴格的薪資標準與英語要求,中產階層家庭或一般技術工人會更難符合資格。 - 長期規劃受阻:
傳統上,五年工作後可申請 ILR,六年後可申請公民身份。但若 ILR 被廢除,將變成「五年一審」,移居者難以規劃長期投資(例如購房、教育)。 - 投資與置業考量:
海外投資者或買樓族會更謹慎。因為居留與身份不再穩定,房產購買、子女教育、養老規劃等長期承諾會被視為高風險。
對 BNO 港人的影響
1. 制度與身份路徑
-
現行 BNO 簽證設計是 5 年合法居住 → ILR(永久居留) → 1 年後申請入籍。
-
若 Reform UK 廢除 ILR,BNO 港人將失去這條入籍主路,變成只能 「不斷續簽簽證」 的身份。
-
這等於讓港人永遠停留在「臨時移民」狀態,無法取得長期穩定的身份保障。
2. 教育、就業與家庭規劃
-
教育:子女是否能以「本地生」身份進入大學、學費是否優惠,都與永久居留/公民身份掛鉤,若失去 ILR 會直接影響教育規劃。
-
就業:部分專業職位(如公務員、醫療、軍警)只對持有 ILR/公民身份的人開放,BNO 港人將被排除在外。
-
家庭:家庭團聚與長期養老計劃會更難落實,配偶或子女的身份保障將受到牽連。
3. 社會與心理影響
-
不確定性:已移居的數萬港人會擔心自己隨時被「身份抽走」,影響購房、投資和長期居住決策。
-
社區融入:BNO 原本被視為最穩定的合法移居通道之一,一旦失去,港人社群可能感到被「標籤化」為永久外人,心理安全感下降。
-
政治連鎖反應:在英港人社群可能加強集體發聲與遊說,要求主流政黨保護 BNO 路徑,避免政策追溯。
Reform UK 的《Prioritising UK Citizens》並不是一份單純的移民政策文件,而是一個正在改寫英國政治版圖的信號。它揭示了移民問題如何被重新定義為選舉主戰場,如何將兩大傳統政黨逼入防守姿態,也如何在街頭與社區中製造前所未有的張力。對於已經在英國定居的人,這意味著身份與生活的不確定;對於正考慮移居的人,則是一份加重風險的警告。
無論 Reform UK 能否在下一屆大選中掌握政權,它已經成功將英國的公共辯論鎖定在「誰能留下、誰必須走」這一軸心。這不僅關乎政策本身,更關乎英國的制度穩定性、社會包容性,以及它是否仍是一個對外開放、吸引人才與投資的國家。對所有關心英國未來的人來說,這場政治實驗值得嚴肅對待,因為它的影響遠超移民本身,將觸及經濟、社會與國際地位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