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自十一月份起反彈約百分之七,為G10其中一隻表現最佳的貨幣。短線而言,基於英鎊早已超買,加上缺乏新增催化,技術上或將繼續回吐,預計兌美元將於1.205-1.245水平徘徊。事實上,根據每周的資金流數據,資金已經連續兩星期流出英鎊及相關資產,轉而重投美元及日圓,部份原因是年結前機構戶的一貫部署。
本文目錄
英鎊各項利好消息
英鎊及債市動盪已暫告消除
撇除短線走勢,因前任財相推行的極度擴張式財政政策所而引發的貨幣及債市震盪已暫告消除,現水平1.21左右的鎊價已完全收復九月份的跌幅。可以說,除非再出現突發負面因素,否則的話,期望英鎊匯價再跌至九月底時約1.05水平似乎已變得不切實際。
環球市場風險胃納升溫
不能否認,早前英倫銀行介入債市,以防退休基金因衍生產品持倉損手而要大舉拋售英國國債,加上秋季預算案將前任被指欠缺財政紀律的開支預案徹底推翻,都暫時挽回了市場信心。更慶幸的是,十月底起環球投資市場風險胃納升溫,按以往的關連系數,英鎊亦是最受惠的貨幣之一。
英國經常帳逆差收窄
即使計算近兩個月的彈幅,英鎊年初至今仍然累積約10%跌幅,同期的歐元跌幅則為7%。英國及歐元區經濟情況實不相伯仲,影響匯價因素之一的經常帳逆差,英國近月已有所收窄,比歐元區來得要好。從這個角度看,鎊匯今年其實超跌,相對價值(Relative Value)漸浮現。
英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回升
眾所周知,經濟好與壞影響匯價,最近較前瞻的指標反映,英國經濟情況較預期來得堅挺。12月份英國綜合PMI由48.2升至49的三個月以來高位,服務業PMI更升至50水平,抵銷製造業PMI持續下跌的影響。數據公佈後,市場普通相信英國衰退情況未必如早前預計般嚴重。
美國加息接近尾聲
誠然,支持英鎊匯價再向上的因素暫時仍微不足道,但在一個講求相對性的外匯市場而言,美元因素所帶來的間接支撐甚至推升作用亦不能低估。美匯指數已從九月底高位114水平回落至104左右,累積跌幅約一成。隨著美國加息周期近尾聲,美債債息回落,及因美元走弱的風險胃納改善,均對英鎊構成間接提升作用。
影響英鎊的關鍵男子
不能否認,內在及客觀環境都指向英鎊最壞情況已過,奈何英倫銀行的政策取向仍起最關鍵作用,或者英鎊走勢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一男子:英倫銀行行長貝利。
歐洲央行鷹派轉向,資金流向歐元
英倫銀行本月中以六票對三票決定加息半厘,兩名委員更變節傾向維持利率不變,加上貝利對於加息步伐持續模梭兩可,舊調重彈稱按每次會議決定,讓市場相當失望。目前,市場預期英國明年的終端利率(Terminal Rate)為4.5%,即大約仍有一厘加幅。可是,英國核心通脹11月份仍達6.3%,實質利率異常地偏,現水平指標的十年英債3.5%息率亦極不吸引,同一時間歐洲央行鷹派轉向,此消彼長之下,近兩星期貨幣市場資金都寧願流向歐元。
英國面臨工資上升,央行應對滯後
英倫銀行政策嚴重滯後(Behind the Curve),很大程度上是在抗通脹及維持債市穩定之間進退兩難。一方面,英國勞動市場跟美國近似,工資通脹嚴重,工會不斷要求雙位數加薪幅度,有調查更指,企業新招聘的薪酬加幅創出新高,工資通脹壓力需繼續加息。可是,持續加息影響債市,九月的震盪包袱太大,更何況英國明年要應付新增1700億英鎊淨發債金額,以及央行最少800億英鎊量化收緊(QT)涉及的賣債。為顧及債市的潛在反應,英倫銀行在加息抗通脹問題上明顯見步行步,但歷史說明,高通脹而政策應對持續滯後,從來是沒有好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