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時期房地產的博弈,是一場永恆的戰爭。
究竟以前的人對於買樓,是怎樣理解?有沒有投資的概念?最近睇了一本書「國民房地產戰爭」,國民時期的樓市歷史,你以為歷史是遙不可及,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很多近似地方,如作者所言:民國初年也有合租、也有徵地亦有強拆。所有事都係似曾相識, 從中可以找到什麼。
本文目錄
需求是環境形造產物;魯迅首置
1919年新年剛過,已經在北京工作十年的魯迅,終於決定要買房了。
十年時間並不短,但居住十年才購買自已的物業,因為房子太貴買不起嗎?或是魯迅收入太低?如果您這樣想太低估文豪消費力,魯迅首置,購買了一個四合院共三十間房間,費用是3500個大洋,以當時魯迅在教育部、講師及稿費的收入大約500大洋,即沒有任何開支之下,只要7個月就可以買下,在今時今日需要18年才可以置業,實在是難以想像的事。但在民國初年,買樓並非如現代是必須,雖然同樣愛比較,但主要比較大小、氣派、舒適、誰的家具更時鬈。
置業是環境產物,不是必須的結果;日本主要城市樓價升幅近一倍,福岡市博多一帶升幅近八成,但在鄰近的久留米市卻只有 15%,同一個國家,同樣可以有不同的世界。
歷久不衰供需關係
投資最常聽到金句「這次不一樣」,但總逃離不了供需關係,書中提到,上海的房地產升幅會高過北京,作者比出的答案,雖然北京作為政治中心,但缺乏對外來人口經濟誘因,交投就自然沒有上海活躍。
首都CBD好,不一定是最好;放到今日澳洲的堪培拉 Canberra雖然是澳洲首都,但是在樓價上,與墨爾本與雪梨樓相差近一倍,主要因為經濟活動集中在墨爾本與雪梨一帶。
人口流動是很重要的因素
除了經書中指出1938年前後,日本轟炸機威脅之下,大批難民湧進昆明,造成租務市場空前壓力,1941年昆明西南聯大校外,一個十五平方公的房屋租金70元法幣,和抗戰前5到10元相比,昆明租金上升近十倍。
人口是流動,要把握流動時機;疫情之初,英國倫敦Zone1租金下跌,人口轉移外移到Zone3地區,或者由一線城市,走到二線地市,租金短短3個月上升 17%。
升值「心理預期」威力
供需關係是基本的物理條件,但供需進入規律而固化之後,便會產生「心理預期」,而事實上,資產價格的波動性,受「心理預期」的因素影響,更有決定性。例如:在戰爭時期,那個地區預期會避開戰役,成為「和平的孤島」、在戰爭後期,對未來那些地區經濟發展的期望。書中提到1945後(二戰結束後)人們預期上海作為外貿經濟核心,恢復元氣速度最快,所以吸引大量人口進入,產生住屋強烈需求,帶來一波樓市升幅,1948年上海《申報》的出租廣告:一個三層單位,頂租費用為22條金條,這個數目已經不是一般平民可以負擔水平,直到1949年共產黨進入上海,商人開始逃離,上海樓市再次出現崩盤。
從歷史不一定在今日重複發生,但可以從整個脈絡之中,找到相同的節奏:外來人口、供需及心理預期等因素,決定房地產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