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城市記憶中的一座塔樓:得獎背後的深意
在曼徹斯特市中心,沿著 Deansgate 行走時,一座高聳的玻璃塔樓常常吸引行人駐足。它不僅嶄新現代,更特別之處在於其腳下——一段擁有百年歷史的紅磚拱橋。歷史與當代在此交匯,構築出一幅同時指向過去與未來的城市風景。
這座建築,正是由薩博集團開發的 Viadux 一期。項目通過將維多利亞時期橋體結構保留下來,並與現代住宅塔樓共同構成建築主體,實現了一次深度融合的城市更新實踐。2024年,Viadux 一期成功入圍**「大曼徹斯特年度建築獎」(Greater Manchester Building of the Year Award)**,成為當地建築界備受關注的地標案例。
Viadux 一期的入圍,代表其在城市語境中的回應力:從結構難度到歷史尊重,從功能融合到場域再造,這一項目體現出薩博集團在推動城市更新進程中,對「建築該如何參與一座城市的未來」所給出的具體實踐。
這個獎在比什麼?建築界怎麼看「好建築」?
一座建築的價值,從不止於外觀吸引或樓層高度,更關鍵在於其是否在結構邏輯、空間功能、美學表現與社會關聯之間取得平衡。
由大曼徹斯特商會主辦的**「大曼徹斯特年度建築獎」(Building of the Year Award),被視為當地建築領域的年度標竿,每年遴選當年度完工的代表性項目,評估重點涵蓋八個維度:設計品質、工程難度、可持續性、功能效能、經濟貢獻、社區融合、性價比及結構亮點。
(其他入圍建築)


這套體系強調的不只是形式創意,而是建築在城市中所發揮的綜合影響力。Viadux 一期的入圍,正是基於它在歷史共生、空間重構與文化價值上的全面回應。
Viadux 是如何在這些標準中脫穎而出的?
作為入圍「大曼徹斯特年度建築獎」的少數項目之一,Viadux 一期的亮眼之處,不僅體現在個別設計成果,而是在八大評選維度中,皆展現出具有實踐深度與城市參照價值的表現。
以下為該項目對應各項評選標準的具體實例:
1. 建築設計品質
Viadux 採用現代玻璃塔樓與百年紅磚橋體共構的設計語彙,形成強烈但和諧的視覺對比。此一形式不僅融合新舊建築語境,更在城市核心區創造出具識別度的垂直地標,象徵著歷史與未來的並置對話。
2. 施工技術與創新難度
項目需在 Grade II 保護建築之上進行塔樓基礎施工,並同時保留下層橋拱結構的完整性。橋上打樁、同步搭建、歷史保護與現代工程交疊並行,使其成為城市中心罕見的高難度施工案例,高度考驗建築技術整合能力。
3. 可持續性與環保思維
整體設計避免對既有建築進行拆除,透過活化再用的方式延續橋體生命週期,有效降低碳排與建材浪費。塔樓部分則納入低碳結構設計與能源效率考量,呈現城市更新與可持續策略的結合實踐。
4. 功能與使用效能
Viadux 提供375套多戶型住宅,覆蓋不同生活需求;橋體內部則整合健身房、水療設施、接待大廳與共享空間,構成一套從立面到內部、從地面到高空的垂直型社區生活結構,有效釋放城市土地價值。
5. 對當地經濟的貢獻
作為曼徹斯特會展區域核心的綜合型開發,Viadux 在建設期間創造在地就業,同時提升了住宅與辦公供應結構。其定位與使用機能對 Deansgate-Castlefield 與 MCCC 周邊區域的經濟帶動效益明顯。
6. 社區友好度
橋下原為閒置與邊緣空間,經再設計後成為公共開放區域,重新連結街道與住區、人與歷史之間的關係,實現一種城市微更新式的社區融合樣本,也為類似城市結構提供活化參照。
7. 成本與性價比
在 £87M 的開發預算下,項目克服場地條件限制,實現高密度、多功能與歷史共生的三重目標。設計與施工之間的協同效率,在複雜條件中展現出資源配置的高效性與成本控制力。
8. 結構或空間上的特殊亮點
Viadux 的結構核心為「雙層承托柱體+橋體加固再利用」的技術組合,突破傳統塔樓建造需全新基座的慣例,成為城市中少見的地面限制型高層建築解法,具高度工程創新價值。
這類跨越工程技術、歷史文化與社會功能的城市實踐,正是「大曼徹斯特年度建築獎」所希望表彰的方向。Viadux 一期作為薩博集團於城市核心的代表性項目,也由此展現出對城市發展語境的深層回應:歷史空間並非過去的遺跡,而是可以承載未來的結構。
從歷史場域中生長出的建築態度
Viadux 所處地段,原為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紅磚高架橋結構,過去承載著曼徹斯特鐵路網的貨運通道。如今,這段已被列為二級保護建築(Grade II listed structure)的歷史構築,被重新賦予城市更新的角色——從交通設施轉化為融合生活品味與歷史質感的城市節點。
對薩博集團而言,這不僅是一塊待開發的空間,更是一段不可替代的城市記憶。項目以「共生重構」為策略核心,在保留橋體原貌的基礎上,注入住戶配套與共享機能,實現歷史空間的功能轉譯。從橋孔轉化的接待廳與水療中心,到塔樓玻璃立面與磚體結構的視覺對話,Viadux 並未試圖重現過去,也不強調現代的凌駕,而是透過建築語言呈現一種對時間的理解與尊重。
在高密度開發與場地限制並存的城市核心,選擇保留與融合,比拆除重建更具挑戰,也更具意義。Viadux 不僅回應了當代居住需求,更以建築實踐提出一種可能:在不犧牲歷史的前提下,為城市形塑一個屬於未來的文化坐標。
建築的價值,不止於被評選,更在於能否被城市長久記住
Viadux 的建構初衷,從不僅止於回應功能需求,也不限於刷新天際線的視覺印象。對薩博集團而言,更深層的目標,是透過建築語言回應歷史紋理、重構城市場域,並在新與舊之間,重新建立人與空間的關係。
在這樣的構想中,建築不再只是物理載體,而是一段文化語境的當代表達,一種可被感知、被使用、被記憶的生活經驗。
未來如何評價這座塔樓,終將由城市與時間共同定義。 而它若能成為城市變遷歷程中的一段被記住的空間,那正是這場開發實踐所追求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