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開設公司持有物業,是投資者的熱門選擇之一。在特定情況下,以公司名義持有英國物業對業主有更大的稅務優惠,因而吸引不少投資者開設英國公司。然而,英國開公司與香港流程不同,亦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今次會與大家分享英國開公司的流程、注意事項及費用。
本文目錄
開設英國公司流程
確立公司名稱
需要注意的是,名稱必須得體,且不能與英國現有公司的名稱或商標過於相同、相似,更不能出現與英國政府關聯的暗示資訊。
決定董事、秘書人選
作為公司內最重要的兩個職務,公司必須要有一位年滿16歲的董事(不受國籍限制),董事必須公開提供服務的位置,並在法律上負責運營公司並確保正確準備公司帳戶和報告。公司秘書Company Secretary雖然並非必須,但仍需釐清該職位負責哪些特定職能,且不允許由公司審計師或破產人士兼任。至於公司秘書的職責內容,英國公司法並未有明確的規範。在實務上,一個公司秘書究竟有哪些職責,仰賴公司秘書與公司間的僱傭契約詳述,再輔以英國普通法(common law)及衡平法(equity)的規定予以解釋。
決定股東或擔保人
作為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最初必須公開披露股東資訊(姓名地址),以及將要發行的股票類型、數量、總價值,以及股東權益(多少股利、是否可以將其股份換取貨幣補償、是否允許股東對某些公司事項進行投票、每股股份提供的表決權是多少等)。同時為防止公司無力償還債務,公司必須至少設有一名擔保人和一個約定的擔保金額。
決定公司的重要控制人 PSC
Person with Significant Control即選出一位對公司有重要控制權的股東,該名股東必須擁有公司25%或以上的股份。PSC的個人資訊需要登記在英國公司註冊處的中央公共登記冊披露。
相關閱讀:
決定公司運營模式
公司必須提供組織備忘錄和組織章程細則相關文檔。組織備忘錄,是由公司所有初始股東/擔保人簽署的法律聲明,是其對成立公司的意圖和協議的書面確認。如果是線上註冊英國公司,備忘錄需通過英國政府指定網站自動生成。一旦公司註冊成功,備忘錄無法更新修改。公司章程,概述公司被允許的運營方式,這些規則應由公司的股東/擔保人、公司董事和公司秘書達成一致。
決定公司在英國辦公室的地址
該地址必須在英國,可以使用郵政信箱,但必須隨附實際地址和郵遞區號,也可使用家庭住址作為註冊辦公室位址,確保所有正式通訊都能安全發送。
決定公司SIC代碼
即確定公司經濟活動的業務性質及類別。公司註冊處提供了一個線上搜索引擎,可以幫助申請人識別與其業務相關的SIC代碼。
相關閱讀:
提交申請
準備好以上材料,即可向英國公司註冊處提交申請。允許各方通過線上、郵寄,或通過註冊代理人代表提交在英國開公司的註冊申請。申請人應下載並提交IN01表格。若申請被拒絕,所有申請檔案將被退還,並要求糾正文檔中錯誤或遺漏的資訊。公司成功註冊後,申請人將獲得公司註冊處所發的公司註冊證書,以確認公司已合法組建。
成立後持續性義務
在英國成功註冊公司以後,公司董事必須確保公司已向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註冊,方便日後繳交公司稅務,而且日常需要維護保存以下各項記錄:
- 公司董事、股東和公司秘書(如有)的詳細資訊
- 任何股東投票和決議的結果
- 承諾公司在指定日期償還貸款並接受還款
- 保證公司作出賠償
- 他方購買公司股份時的交易
- 以公司資產作抵押的貸款或抵押
- PSC註冊
- 財務和會計資訊
公司持有物業有何優勢?
在英國,以英國公司名義買樓或有稅務上的好處。以英國公司名義持有英國物業及放租,租金收益稅率將以公司稅率計算,2022稅務年度為 19%。公司業主可以先以營運開支扣減收益,以減低最終的徵稅收益額。開支包括會計師審計年報費用、睇樓旅費、承造按揭利息等都可扣減。相較於個人名義持有物業,在扣除個人物業免稅額及個人年度免稅額後,租金收入將會連業主其他的個人入息,以累進稅階計算入息稅。如果業主本身亦有可觀的入息收入,連同多間物業的租金收益,最終使入息入息稅階達40%稅率。
而以公司持有物業有以下三種方式領取物業利潤
- 股息支付
股息作為公司支付給股東的款項,可以通過投資者公司帳戶將利潤轉移到個人帳戶。按照流程,投資者定期召開董事會會議,審查帳戶中的可用資金,然後宣佈要支付的股息。如果投資者是英國居民,股息前 2000 英鎊可獲得免稅津貼。不是英國居民,投資者的英國公司支付的股息也無需繳納英國預扣稅。
- 董事/業主貸款支付
董事或所有者貸款是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法律協議。投資者作為個體借錢給公司購買房產,而公司便需要向投資者逐步償還欠款,且償還債務不需要繳納所得稅。
- 養老金繳款
投資者如果超過55歲,同時作為自己公司的董事,可以從公司繳納養老金。這些養老金支付將被視為費用,從投資者的總收入中扣除
縱使英國開設公司較為繁複,而且需要向不同機關註冊或登記,但因稅率與優惠仍吸引不少業主以公司名義持有英國物業,但事關法律與稅務責任,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