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海外房地產研究的中文資訊平台
星期日, 21 9 月, 2025
Zagdim 宅點海外
免費訂閱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 英國 UK
    • 日本 JP
    • 泰國 TH
    • 越南 VN
    • 德國 DE
    • 馬來西亞 MY
  • 宅點房產透視
  • 置業移居百科
    • 泰國生活移居指南
    • 日本生活移居指南
    • 英國生活移居指南
    • 馬來西亞生活移居指南
    • 杜拜與阿布扎比生活移居指南
    • 澳洲
    • 德國
    • 越南
  • Quora 讀者問答
  • 訂閱週報
  • 關於我們
    • 關於宅點海外
    • 推廣計劃
    • 專家組
    • 文章投稿
Zagdim 宅點海外
  •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 英國 UK
    • 日本 JP
    • 泰國 TH
    • 越南 VN
    • 德國 DE
    • 馬來西亞 MY
  • 宅點房產透視
  • 置業移居百科
    • 泰國生活移居指南
    • 日本生活移居指南
    • 英國生活移居指南
    • 馬來西亞生活移居指南
    • 杜拜與阿布扎比生活移居指南
    • 澳洲
    • 德國
    • 越南
  • Quora 讀者問答
  • 訂閱週報
  • 關於我們
    • 關於宅點海外
    • 推廣計劃
    • 專家組
    • 文章投稿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Zagdim 宅點海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置業移居百科 海外置業百科
Buy-to-Let 貸款條件與策略:如何提升貸款成數?
Tags: Buy-to-Let 貸款租金覆蓋率英國英國房產投資非居民房貸

Buy-to-Let 貸款條件與策略:如何提升貸款成數?

Zagdim 生活百科by Zagdim 生活百科
8 4 月, 2025
in 海外置業百科, 置業移居百科, 英國物業百科
Reading Time: 3 mins read

本文目錄

  • 一、貸款門檻升高時代,非本地投資者怎麼做?
  • 二、誰能申請 Buy-to-Let?非英籍人士有何限制?
    • 1. 國籍限制與額外條件
    • 2. 用途限制:Buy-to-Let 僅限出租用途
    • 3. 銀行偏好與理想條件
  • 三、Rental Cover Ratio 是什麼?為什麼決定貸款能否過關?
    • 1. 定義與計算方式
    • 2. 為什麼比收入還重要?
    • 3. 案例解析:同一間物業,不同利率的貸款差距
  • 四、如何提升可貸金額與通過率?四大策略助你跨越門檻
    • 1. 提前布局租金收益區域
    • 2. 增加首付款比例,提升彈性空間
    • 3. 選用利息僅還(Interest Only)結構
    • 4. 尋找熟悉國際買家的專業經紀或銀行
  • 五、常見問題 FAQ
    • Q1. 非英國居民是否能申請 Buy-to-Let 貸款?
    • Q2. 租金還沒確定,要怎麼計算 Rental Cover Ratio?
    • Q3. 英國房貸最多可以借幾成?
    • Q4. 可以用海外收入還貸嗎?會被認定嗎?
    • Q5. BTL 利率現在是多少?有無固定與浮動選擇?
    • Q6. 如果用公司名義購屋,貸款條件會更寬鬆嗎?
  • 六、常見誤解與風險提醒
    • 誤會一:只看房價,不看租金潛力
    • 誤會二:收入高就一定能貸
    • 誤會三:固定利率一定較穩
    • 誤會四:找海外銀行貸款更方便
    • 誤會五:公司名義貸款一定更好
  • 七、小结

一、貸款門檻升高時代,非本地投資者怎麼做?

過去幾年,Buy-to-Let 房貸一直是海外投資者進軍英國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槓桿工具。然而隨著英國基準利率連續上調,貸款機構對 Buy-to-Let 案件的審批標準也同步收緊,不再僅僅靠高收入或良好信用就能輕鬆過關。從首付款比例、還款結構,到每月租金是否足以覆蓋貸款利息,每一項細節都成為決定貸款成數與通過率的關鍵因素。

這對於非英國本地居民而言,挑戰尤為明顯。即使你有海外收入、有房產經驗,也無法避開英國本地的貸款邏輯與標準。此時,一個你可能不熟悉、但在整個 Buy-to-Let 世界中極具影響力的指標浮上檯面——Rental Cover Ratio(租金覆蓋率)。

Rental Cover Ratio 並非模糊的估算,而是銀行實際審查貸款能否通過的重要依據。它決定了你能否以較少的首期、成功借得更高比例的資金,也直接左右你整體投資報酬率的槓桿效益。

提示:非英國居民雖能申請 Buy-to-Let 貸款,但多數銀行會設定更嚴格的貸款比例與租金審查標準,甚至部分產品僅限特定身份申請。


二、誰能申請 Buy-to-Let?非英籍人士有何限制?

儘管英國的 Buy-to-Let 市場對海外投資者長期保持開放,但實際申請時,貸款條件卻因申請者身份而有明顯差異。特別是非本地居民,在國籍、資金來源與資產背景等方面,需面對更高的門檻。

1. 國籍限制與額外條件

理論上,多數英國銀行接受非本地居民申請 Buy-to-Let 貸款,尤其是持有香港身份(BNO)、歐洲護照、或長期海外收入證明的投資者。但實際上,不少銀行會對特定國籍設限,或直接排除部分身份類型(如部分僅接受持有英國住址或英國銀行帳戶的客戶)。

此外,非英籍買家需繳納額外印花稅(Stamp Duty Surcharge),約為 2%,且部分銀行可能要求提供**額外擔保人或更高的首付款(如 35–40%)**來對沖潛在風險。

2. 用途限制:Buy-to-Let 僅限出租用途

Buy-to-Let 貸款僅適用於出租用途的房產,不得自住。這意味著貸款人必須提供可行的出租計畫與預估租金報告,銀行會以此作為 Rental Cover Ratio 的基礎計算依據。

若你計劃自住,則應申請 Residential Mortgage,而非 Buy-to-Let。

3. 銀行偏好與理想條件

大部分放貸機構偏好以下條件的申請者:

  • 有穩定且具透明度的國際收入來源(最好來自薪資或公司分紅,而非現金業務)
  • 過往有房產投資經驗,特別是有英國本地房產或租金管理紀錄
  • 擁有英國銀行帳戶與信用紀錄(如能出示 12 個月銀行對帳單更具說服力)

若這些條件不完全具備,也不代表無法申請,但貸款成數與利率條件可能會有所調整。

➡️ 提示:部分銀行明文排除 BNO 持有人申請,或要求其提交更高首期與額外文件;建議提前了解各銀行或貸款經紀的具體政策。

不同身份類型 × 可貸比(LTV)對照表:

身份類型 最高可貸比例(LTV) 是否需額外審核
英國公民 75–80% 一般標準流程
英國稅務居民 70–75% 可接受國際收入
非英籍、非稅務居民 60–65% 通常需國際收入證明 + 額外文件
BNO/短期簽證持有人 50–60% 多數銀行排除或需高首期

三、Rental Cover Ratio 是什麼?為什麼決定貸款能否過關?

在英國申請 Buy-to-Let 貸款,無論你收入多高、資產多雄厚,銀行最關心的,並不是你的月薪,而是你準備購買的房子能否「養活自己」。這正是 Rental Cover Ratio(租金覆蓋率) 的角色所在——它幾乎是英國貸款審批過程中最具決定性的指標之一。

1. 定義與計算方式

Rental Cover Ratio(簡稱 RCR)=

預估月租金 ÷ 每月房貸利息還款 × 安全倍數(通常為 125–145%)

這項指標的本質,在於保護貸款機構的風險:即使租客短期拖欠租金,房貸也不會立即違約。因此,銀行會根據你申報的預估租金,反推你最多能借多少金額。

以目前多數銀行為例,若你的預估月租金為 £1,000,而銀行要求 140% RCR,那你的每月房貸利息支出不能超過 £714,這將反向限制你的可貸總金額。

2. 為什麼比收入還重要?

許多海外投資者誤以為只要自己有穩定收入、資金充足,就一定能貸款。然而對 Buy-to-Let 而言,銀行的核心評估不是你,而是那間房產本身的「租金產出能力」。如果租金無法支撐利息支出,即使你自備 40% 首期,也可能因 RCR 不達標而被拒貸。

提示:租金太低,即使申請者收入良好也無法獲得高比例貸款;這是非本地投資者常忽略的致命盲點。

3. 案例解析:同一間物業,不同利率的貸款差距

以倫敦某區一間預估月租金 £1,300 的公寓為例:

模擬條件 利率(Interest Only) 所需 RCR 可貸金額(LTV)估算
情境 A 4.5% 125% 約 £275,000(70%)
情境 B 6.5% 145% 約 £215,000(55%)

僅因利率上升,同一物業的可貸金額差距超過 £60,000,貸款成數下降超過 15%。這就是為什麼近期利率變動會對 Buy-to-Let 市場造成巨大壓力。


四、如何提升可貸金額與通過率?四大策略助你跨越門檻

當 Rental Cover Ratio 成為通過貸款審批的核心門檻後,許多非英國本地買家會發現,自己明明收入穩定、資金充足,卻總是借不到理想的成數。事實上,只要策略運用得當,許多關鍵條件都是可以優化與提升的。以下是四種具體可行的做法:

1. 提前布局租金收益區域

不同城市與區域之間,租金回報率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倫敦 Zone 1 雖房價高、需求旺,但租金收益比偏低,反而容易壓縮可貸金額。相反,像曼徹斯特、利物浦或伯明翰等租金回報率較高的地區,更容易滿足 RCR 要求,貸款通過率也相對提高。

提示:租金回報高不等於風險高,重點在於該區是否有穩定租賃需求與長期人口支撐。

2. 增加首付款比例,提升彈性空間

許多海外買家習慣以「最低門檻」出發,希望用 25% 的首期取得 75% 的貸款。然而在高利率時期,這樣的設定常常無法通過 RCR 計算。

如果你願意提高首期至 35–40%,一方面可拉低每月還款金額,間接提升 RCR 表現;另一方面也可換來更具彈性的利率與貸款年期條件。

3. 選用利息僅還(Interest Only)結構

在英國,Buy-to-Let 貸款常採用 Interest Only 結構,即每月僅償還利息,不還本金。這不僅能明顯壓低月供支出,還能有效提高 RCR 計算結果,是目前非居民投資人常用的主流策略。

提示:Interest Only 並不代表風險高,而是英國市場認可的房產投資結構之一,利於長期出租或轉手操作。

4. 尋找熟悉國際買家的專業經紀或銀行

並非每家銀行都熟悉處理非本地居民的貸款申請。選擇專門處理 expat 或 foreign national mortgage 的經紀人,能大幅減少文件來回與不必要的拒件風險。他們也更熟悉如何評估海外收入、租金估算與不同身份的合規問題。

四種策略對應貸款通過率與最高可貸成數(LTV)

策略 通過率提升潛力 可貸比(LTV)影響 建議搭配對象
租金收益區域優化 ⭐⭐⭐⭐ 上升 5–10% 初次進場者
首期提高至 35% ⭐⭐⭐⭐ 上升 10–15% 預算較寬鬆者
利息僅還貸款 ⭐⭐⭐⭐⭐ 上升 15–20% 打算長期出租者
專業經紀協助 ⭐⭐⭐ 穩定通過率 無本地信用者
你適合提高首期還是改變貸款結構?每個人的條件不同,規劃前先釐清自身優勢與限制比較實際。 想了解自己的情況是否適用?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五、常見問題 FAQ

Q1. 非英國居民是否能申請 Buy-to-Let 貸款?

A: 可以。許多英國銀行與貸款機構接受非英國居民申請 Buy-to-Let 貸款,尤其是具備穩定國際收入或房產經驗者。不過,身份限制(如 BNO 持有人)與首期比例(通常需 35% 或以上)會影響可申請銀行的範圍與條件。

Q2. 租金還沒確定,要怎麼計算 Rental Cover Ratio?

A:  銀行通常會要求由專業機構(如房地產經紀或估價公司)提供預估租金報告,並以此進行 Rental Cover Ratio(RCR)計算。即使租金尚未實際產生,也需有可信依據供貸方審核。

Q3. 英國房貸最多可以借幾成?

A:  一般情況下,Buy-to-Let 貸款的最高可貸比(LTV)約為 75%,但對非英籍人士而言,實際貸款比例多落在 60–70% 左右。若搭配租金回報率高或使用利息僅還結構,最高可達 75%,但需視銀行政策與申請人條件而定。

Q4. 可以用海外收入還貸嗎?會被認定嗎?

A: 多數銀行接受海外收入作為還款能力依據,但需提供完整的收入證明(如公司開立的稅務文件、薪資單、銀行入帳記錄等),並可能要求經會計師或第三方驗證。收入來源的透明度與穩定性將直接影響審批結果。

Q5. BTL 利率現在是多少?有無固定與浮動選擇?

A: 目前(2024–2025 年)Buy-to-Let 貸款利率通常落在 5%–6.5% 之間,視個人條件、貸款產品與固定年期長短而異。市場提供固定利率(2年、5年為主)與浮動利率兩種選項,申請人可依資金規劃與風險承受度選擇合適方案。

Q6. 如果用公司名義購屋,貸款條件會更寬鬆嗎?

A: 公司名義(Limited Company Buy-to-Let)在稅務上可能較有彈性,但貸款條件不一定更寬鬆。許多銀行對公司結構的審查更為嚴格,要求擁有人提供個人擔保,且利率與手續費可能略高於個人名義。建議根據投資規模與稅務規劃做整體評估。


六、常見誤解與風險提醒

即使擁有資金與購屋經驗,面對英國的 Buy-to-Let 貸款制度時,仍有不少海外買家會因誤解制度而走冤枉路。以下是最常見的五個迷思,若能提前釐清,將有助於大幅提升審批通過率與投資效率:

誤會一:只看房價,不看租金潛力

很多投資者傾向尋找「價格合理」的物業,但在 Buy-to-Let 世界裡,租金潛力才是貸款的關鍵。若租金收益無法滿足 RCR 要求,就算房價再實惠,也無法取得足額貸款。

誤會二:收入高就一定能貸

英國的 Buy-to-Let 貸款結構以物業的「租金產出能力」為評估核心,你的收入反而是輔助因素。銀行主要依靠租金回報率來計算可貸額度,收入高不代表能借得多。

誤會三:固定利率一定較穩

固定利率看似安全,但當前高利率環境下,固定利率產品的利息通常更高,也會讓 RCR 計算結果惡化,進而壓縮貸款成數。靈活搭配固定與浮動方案,反而可能更具優勢。

誤會四:找海外銀行貸款更方便

雖有少數海外銀行提供對非英籍人士的貸款,但流程往往更繁瑣、利率更高、放款時間更久。若能找到熟悉 expat 案件的英國當地經紀與機構,會更實際有效。

誤會五:公司名義貸款一定更好

以公司名義購屋(Limited Company BTL)在稅務規劃上有一定優勢,但貸款審查更嚴、利率與手續費更高、還可能要求個人擔保。是否適合,需配合投資規模與整體稅務結構做評估。

個人名義 vs 公司名義購買 Buy-to-Let 物業對比表

項目 個人名義 BTL 公司名義 BTL
稅務處理 個人所得稅課稅 可納入公司帳報稅,具備稅務規劃空間
可貸成數 較高(依條件最多 75%) 通常較保守,60–70%
申請流程 較簡單,流程清晰 較複雜,需法人結構與報表
利率與手續費 相對較低 利率與設定費略高
責任範圍 個人承擔全部債務 通常仍需提供個人擔保
看到這裡,如果你也曾有類似迷思,或對銀行要求還感到模糊,不妨先從自己的條件出發對照看看。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如果你有類似困惑,按此讓我們知道,我們幫你解答疑惑。

七、小结

在英國進行 Buy-to-Let 投資,不應只著眼於地段與房價的表面組合,更需要深入理解貸款機制背後的邏輯。Rental Cover Ratio(租金覆蓋率)正是影響貸款成數與通過率的關鍵指標,它不僅關係到你能否順利貸款,更決定了你是否能用有限資金,撬動更大規模的資產佈局。

要提升貸款成功率,必須從區域選擇、貸款結構、租金潛力到身份條件,逐一盤點與優化。這不只是財務操作,更是策略性的資產規劃。

如果你正考慮進入英國房產市場,或希望了解自己是否符合 Buy-to-Let 貸款條件,歡迎填寫下方聯絡表單,將有專人協助你進行條件評估,並根據你的目標提供最合適的貸款策略與房產建議。


參考資料出處

Bank of England – The Buy-to-Let Sector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 UK Finance – Buy-to-Let Market Press Release / MoneyHelper – Buy-to-Let Mortgages Explained / Skipton International – UK BTL Criteria Leaflet / MFS – Expat Buy-to-Let Mortgage Guide / GOV.UK – Income Tax on Rental Income / HSBC UK – Buy-to-Let for Non-UK Residents / Virgin Money – Buy-to-Let Lending Criteria / The Nottingham – Buy-to-Let Boost to 80% LTV / Mortgage Connector – Interest-Only Buy-to-Let Guide

聲明

本文內容根據 2023–2025 年間英國主流銀行、金融監管機構與房貸平台所發布的公開資料與市場說明整理,所有數據與政策均以當時公佈為準,可能因利率變動或銀行內部審批規則而有所調整。投資前請諮詢專業貸款顧問進行個別審查。

 

所有內容均為@Zagdim宅點海外團隊研究編寫或授權發布。歡迎分享轉載,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本站原文連結。如有抄襲或非法使用者將予以法律追究。如有文章投稿,歡迎到Facebook聯絡我們。感謝支持!

如欲投稿,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告,請聯絡editor@zagdim.com 

熱門 Popular

  • 2025峇里島換錢全攻略:在哪裡換最划算?用哪種貨幣換最好?

    2025峇里島換錢全攻略:在哪裡換最划算?用哪種貨幣換最好?

    981 shares
    Share 392 Tweet 245
  • 外國人在泰國開設銀行戶口的全面指南(2025年最新更新)

    973 shares
    Share 389 Tweet 243
  • 馬來西亞外籍小孩就學指南:國際學校、公立學校與費用比較

    753 shares
    Share 301 Tweet 188
  • 【日本移民】日本生活必備:在留卡、住民票、MY NUMBER CARD 的申請方法

    2355 shares
    Share 942 Tweet 589
  • 馬來西亞生活成本2025版:吉隆坡 vs 新山 vs 檳城

    665 shares
    Share 266 Tweet 16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 Trending
  • Comments
  • Latest
泰國移居簽證最新方法:LTR  VISA與O-A養老退休簽證 (2025年更新版)

泰國移居簽證最新方法:LTR  VISA與O-A養老退休簽證 (2025年更新版)

19 8 月, 2022
2025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申請條件變更?一文了解MM2H最新政策!

2025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申請條件變更?一文了解MM2H最新政策!

3 4 月, 2024
如何在英國申報租金收入稅 income tax,簡單二步驟:附流程及實用網址

如何在英國申報租金收入稅 income tax,簡單二步驟:附流程及實用網址

19 6 月, 2022
【日本移民】日本生活必備:在留卡、住民票、MY NUMBER CARD 的申請方法

【日本移民】日本生活必備:在留卡、住民票、MY NUMBER CARD 的申請方法

12 11 月, 2021
021年澳洲物業市場報告有咩啟示,投資後市該如何選擇 Zagdim 宅點海外

2021年澳洲物業市場報告有咩啟示,投資後市該如何選擇

4
澳洲各地首府城市住宅回報率及租金一覽

澳洲各地首府城市住宅回報率及租金一覽

4
ABA-Bank-Pann

Chara Hung 專欄:怎樣利用柬埔寨金邊銀行收租貼士

3
溫哥華多倫多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跡象

溫哥華多倫多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跡象

3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19 9 月, 2025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19 9 月, 2025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15 8 月, 2025
曼谷 Asoke @Villa Asoke 物業報告

曼谷 Asoke @Villa Asoke 物業報告

8 8 月, 2025
2025 年全球房地產市場前景總匯 2025 年全球房地產市場前景總匯 2025 年全球房地產市場前景總匯

相關閱讀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本期精選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19 9 月, 2025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本期精選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19 9 月, 2025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宅觀點

4% 利率時代開啟:為何曼徹斯特資產更為受惠

15 8 月, 2025
Next Post
非居民如何在阿聯酋買樓?購買流程與法律須知

非居民如何在阿聯酋買樓?購買流程與法律須知

Facebook WeChat Youtube LinkedIn Instagram

關於我們

Zagdim 宅點海外是海外物業資訊平台,致力提供全面海外物業資訊 ,足跡遍及英國,日本,德國,澳洲,馬來西亞等,此外,我們設立研究團隊,進行調查及研究當前值得關注的海外地區熱點。

聯絡方式


電郵:info@zagdim.com


加入好友


WhatsApp
聯絡我們


微信:Zagdim

Recent News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DTV簽證申請故事2:一位自由交易員的選擇,為愛與生活留在泰國

19 9 月, 2025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DTV簽證申請故事:IT工程師的轉身,從寫代碼到泰國尋找生活空白

19 9 月, 2025

© 2025 Zagdim 宅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全球房市/經濟動態新聞
    • 英國 UK
    • 日本 JP
    • 泰國 TH
    • 越南 VN
    • 德國 DE
    • 馬來西亞 MY
  • 宅點房產透視
  • 置業移居百科
    • 泰國生活移居指南
    • 日本生活移居指南
    • 英國生活移居指南
    • 馬來西亞生活移居指南
    • 杜拜與阿布扎比生活移居指南
    • 澳洲
    • 德國
    • 越南
  • Quora 讀者問答
  • 訂閱週報
  • 關於我們
    • 關於宅點海外
    • 推廣計劃
    • 專家組
    • 文章投稿

© 2025 Zagdim 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