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引言
對許多計劃在越南長期生活或工作的外國人而言,「看病該去哪裡?需不需要保險?」這些問題往往是抵達後才真正面對的課題。越南的醫療體系在過去十年間持續升級,無論是公立醫療的基礎建設,還是私立醫院的設備與專科服務,都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但不同層次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也讓實際就醫經驗落差極大。
多數外國人一開始會面臨幾個關鍵疑問:我能不能使用當地健保?如果有急診需求,有英文支援的醫院嗎?一定得買國際醫療保險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往往取決於你的身份、居留時間長短、以及對醫療品質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的醫療系統以「自費制度」為主,無論是住院、檢查還是手術,多數情況下都需要病患先行支付,再由保險公司進行後續理賠。對沒有保險的外國人來說,即使是一般急診,也可能面臨數百到數千美元的開銷負擔。
二、哪類外國人需要買保險?選擇標準是什麼?
在越南生活的外國人,其實大多都不自動納入國家醫療保障體系。是否需要購買醫療保險,往往取決於你的身份類別與居留型態。目前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大族群:
持有工作簽證與居留卡的長住者
這類外國人若受聘於越南本地企業,通常會被納入社會保險系統(VSS),享有一定程度的公立醫療保障。但即便如此,這份保障僅限於公立醫院,且多以越文服務為主,無法涵蓋私立醫療、專科轉診或海外醫療費用。
持退休簽證或長期觀光簽證的外籍人士
如東協養老移居者、長住旅居族等。他們並不具備參與社會保險的資格,必須自費購買本地或國際私人醫療保險,才能享有基本保障。
陪讀家庭與有未成年子女的移居者
孩子通常會就讀國際學校或雙語學校,一旦出現突發病痛或需疫苗接種,家長往往希望能迅速獲得英文醫療服務與兒科支援。這類族群多會傾向選擇與私立醫院合作的保險方案,以降低突發醫療支出的風險。
整體而言,你是否打算長期居留、是否已有當地聘用企業、或是否存在潛在的醫療風險與突發支出,都是決定保險類型與保費預算的關鍵。
三、三種主流保險方案比較
在越南,外國人能選擇的醫療保險大致可分為三種主流類型,每種方案在保費、適用對象、醫療涵蓋範圍與急救支援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無論是僅需基礎保障的工作者,還是偏好高端醫療支援的退休者,皆可在下列選項中找到較合適的組合。
以下為三種主流保險的對照表,幫助你快速掌握差異與考量重點:
保險類型 | 適合對象 | 保費範圍(年) | 涵蓋內容 | 是否可用於急診 | 特別限制 |
---|---|---|---|---|---|
社會保險(SI) | 受聘外籍員工 | 約 USD 400–600 | 公立醫院的基本住院與門診 | 僅限指定醫院 | 僅適用於持工作證之受聘人士 |
本地私人保險 | 長住者與一般家庭 | 約 USD 500–1,200 | 私立醫院的住院、門診、牙科等 | ✅ 多數涵蓋急診費用 | 理賠上限較低,部分服務無英文支援 |
國際醫療保險 | 高淨值者、退休族 | USD 1,500–3,000+ | 全球保障、急救、醫療撤離等 | ✅ 包含緊急救援服務 | 保費較高,可能需健康紀錄審查 |
在選擇時,最重要的是衡量自身的醫療風險與行動彈性。例如若你有心血管疾病、癌症家族史或年逾 65 歲,單純依賴越南本地醫療可能無法提供足夠保障,此時選擇涵蓋全球緊急救援與轉診服務的國際醫療卡,往往更能為你與家人爭取黃金救治時間與高品質照護。
四、流程步驟
選擇醫療保險並不是單純看價格高低,而是要評估自身身份、風險承受度與理賠需求的綜合過程。無論你是初來報到的新居民,還是已在越南生活多年的家庭,只要依照以下五個步驟進行,就能有系統地選出適合的保障方案:
Step 1:確認是否具備當地社保登記資格
若你受聘於越南本地公司,且具備工作簽證與合法合約,雇主多會為你辦理社會醫療保險登記。這類保險主要涵蓋公立醫療系統,屬於基礎保障。
Step 2:若無資格,評估實際就醫需求
對於無法參加社保的族群(如退休者、自營者、陪讀家庭等),建議從家庭成員組成與健康狀況出發,思考是否需涵蓋兒童醫療、婦產科或特定慢性病照護。
Step 3:比較不同方案的保費與理賠機制
本地保險雖價格較低,但多為「先自費、後申請」的理賠機制;而國際醫療卡則多提供「直付」(direct billing)與緊急支援熱線,更適合重視流程便利與即時支援的用戶。
Step 4:透過合資格代理或推薦通路辦理
建議選擇具合法資格的保險顧問、合約醫院或大型國際保險平台辦理申請,避免因非授權代理人誤導而影響日後理賠。
Step 5:完成付款與基本健康問卷
大部分國際保單會要求填寫健康聲明或附上醫療報告,保單生效後須注意保障範圍、等待期與續保條件等細節。
提示:部分本地保險方案設有「首次理賠後需等候 90 天」的續保條款,若中途無理賠紀錄反而可能影響續約權益,務必於申請前向保險公司查明條件。
五、常見問答(FAQ)
Q:越南有全民健保嗎?外國人能參加嗎?
A:越南並未實施全民健保,目前僅針對本地受聘勞工設有社會保險制度(VSS)。外籍人士需透過受聘公司才能加入,無法以個人名義申請參與。
Q:私人保險有英文理賠支援嗎?
A:部分大型本地保險公司(如 Bao Viet)提供英文客服與保單翻譯,但實際理賠流程仍以越文及紙本作業為主。若對語言與流程便利性要求高,可考慮國際醫療保險。
Q:急診時可以直接使用保險報銷嗎?
A:本地保險通常需要先行自費,再向保險公司申請報銷。國際醫療卡類型則多與特定私立醫院合作,能在急診時直接結帳(direct billing),節省出院後理賠流程。
Q:國際醫療卡適用於哪些醫院?
A:多數國際醫療卡適用於胡志明市、河內等大城市內的大型私立醫院,例如 FV Hospital、Vinmec、Columbia Asia 等,並提供英文醫護與直付服務。
Q:65 歲以上可以買保險嗎?會不會被拒保?
A:65 歲以上仍可申請大多數醫療保險,但可能需要補充健康報告,或支付較高保費。建議提早規劃,避免年齡成為投保障礙。
Q:能不能只保急診而不保其他?
A:部分國際保險公司提供 Emergency Only 計劃,專門涵蓋突發急診與醫療撤離。但此類方案保費通常不低,且涵蓋範圍有限,須依個人風險需求評估是否合適。
Q:是否需要透過在地保險代理購買?
A:若選擇本地保險(如 Bao Viet、PTI),建議經由合格代理辦理,能協助解釋條款與處理理賠。若是國際保險品牌(如 Cigna、Allianz),則多可在線上完成投保流程。
六、常見誤解與注意事項
在選擇越南醫療保險的過程中,不少外國人會因為資訊混亂或過於簡化的觀念,而產生誤判。以下列出兩個最常見的誤解,協助你避開風險盲點,做出真正有效的保險規劃。
誤解一:擁有旅遊保險即可應付當地醫療
旅遊保險多數只涵蓋突發急症、意外傷害,且保單期限短、理賠額度有限。不適用於需要持續治療的慢性疾病、復健療程或長期用藥。若你預計在越南停留數月以上,建議選擇本地或國際長期醫療保險方案。
誤解二:本地診所都能直接用國際保險卡報銷
並非所有醫療機構都與保險公司簽有直付合約。即便是國際醫療卡,也僅限於與保險公司合作的特定私立醫院提供「直接結帳」服務。在日常就診或急診前,務必先查明保險指定醫院名單,避免自費後才發現無法報銷的情況。
七、小結
在越南生活,醫療保險不是選擇題,而是保障未來的基本配備。無論你是陪伴孩子留學的家庭、長期派駐的專業人士,還是計畫安穩退休的移居者,提早選擇合適的醫療保障方案,是對自己與家人最實際的照顧。與其在突發狀況發生時才手忙腳亂,不如現在就為「看得見的風險」做好準備。
想進一步了解哪一種醫療保險最適合你的生活型態與預算條件?歡迎填寫下方表單,將有專業人士協助你找到真正安心、也值得信賴的保障方案。
參考資料出處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Vietnam Healthcare System Overview (2019) / Pacific Prime – Top Vietnam Insurance Companies for Expats (2024) / Vinmec Healthcare – Vinmec Premium Insurance Card Benefits (2023) / Insurancy – Vietnam Inter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Comparison (2024) / Cigna Global – Vietnam Coverage Details (2024) / Bao Viet Insurance – Vinmec合作方案介紹 (2023) / Australian Embassy in Vietnam – Travel Insurance & Health Advisory (2023)
聲明
本文所引用資料均來自 2023 至 2024 年之官方機構、國際保險公司與越南主要私立醫療機構之英文報告與政策頁面,並經交叉比對整理。部分數據可能依不同保險產品與個人條件有所差異,建議實際申請前與專人確認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