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點海外 2025 年 3 月 13 日報導)
「我真的被整瘋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A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講述自己在泰國的銀行帳戶被無預警凍結,並被泰國稅務局要求補繳約 31 萬泰銖的「個人所得稅」。而這筆資金其實是來自父母的年度學費和生活費。
本文目錄
突如其來的資金凍結
A 表示,自己去年年底通過中國銀行電匯了一筆約 5 萬美元(約 180 萬泰銖) 的資金至泰國帳戶,計劃用來支付未來兩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起初一切正常,直到一周後,他發現泰國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出現異常,帳戶被鎖定,無法轉帳。
「我立刻去了銀行,結果銀行直接告訴我,這筆匯款被標記為『Foreign Income』(境外收入),需要向泰國稅務局繳納 31.5 萬泰銖的稅款。」A 表示,自己當場愣住,完全無法理解這筆「父母資助的學費」怎麼會被算成收入。
新政下的「境外收入」定義
據悉,這一切都與泰國於 2024 年 1 月 1 日 起正式生效的《境外收入稅收法案》有關。該法案規定:
- 所有從國外匯入泰國的資金,即使是來自家庭資助或存款,都將被視為「境外收入」,需按照個人所得稅標準繳納。
- 如果未在匯款前提前向稅務局報告,將被視為逃稅行為,需繳納相應罰款。
律師指出,這項新法規主要是為了打擊「海外收入逃稅」和「國內洗錢行為」,但現實中卻讓無辜的外籍學生和移民受到了嚴重影響。
法律風險與補救措施
A 在稅務局進一步解釋,但對方並未接受:「我哭著告訴他們這是我爸媽的錢,不是我的收入。但他們只是冷淡地回應:’已經入帳,就是收入。’」
泰國律師建議,若遭遇類似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補救:
- 尋求專業律師協助,通過法庭程序申訴或提供相關證據,爭取豁免。
- 提前申報,若未來需要匯入大額資金,應在匯款前提前向泰國稅務局報備,並確定資金用途。
- 透過親屬名義或第三方支付,以避免直接進入個人帳戶,從而觸發「境外收入」條款。
💡 宅點提醒:
👉 1. 匯款前提前申報,標明資金來源
- 在進行國際匯款之前,建議提前向泰國稅務局進行申報,並明確標註資金來源,如「學費」、「父母資助」或「家庭贈與」。
- 泰國稅務局對於「個人所得」的定義較為寬泛,若未提前申報,可能會被直接判定為「境外收入」。
👉 2. 透過第三方或親屬名義匯款,避免被認定為個人收入
- 可以考慮讓父母或家人直接將資金匯入泰國學校的官方帳戶或住宿機構的帳戶,而不是直接進入個人銀行帳戶。
- 若必須直接匯入個人帳戶,應在用途說明中標明「教育費」或「生活補助」,並保留完整匯款證明。
👉 3. 匯款金額分批處理,減少單筆金額過高的風險
- 泰國銀行對於外幣匯款的審查較為嚴格,建議將資金分批匯入,每次控制在 20,000 美元以下,這樣即使被標記,風險也會相對較小。
👉 4. 如果遇到帳戶凍結或稅務調查,應尋求法律支持
- 如出現帳戶凍結或被要求補稅的情況,可以聯繫泰國當地的稅務律師或財務顧問,通過法律程序申訴或提出異議。
- 宅點合作的法律團隊表示,泰國對於留學生資助款項的認定仍有「操作空間」,通過合理的法律程序有機會獲得豁免或減免。
👉 5. 注意最新的稅務法規變化,持續監測政策更新
- 2024 年是泰國新稅制上路的第一年,未來政策可能會有所調整,宅點將持續跟進政策變動,並為客戶提供最新資訊。
更多內容: